作品查询
赋能服务
首页 >赋能服务 >专家智库
专家智库 行业观察 展览·活动 工美成果展 科研课题 玉见链
张义-钧官窑瓷器学者
发布时间:2022-09-19 10:35:58      来源:工艺中国      分享:
张义,男,汉族,1963年7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东大社区人,高中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技术总监,河南大学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首席陶艺家...

张义,男,汉族,1963年7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东大社区人,高中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技术总监,河南大学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首席陶艺家,郑州柴瓷文化研究会理事,禹州市钧官窑瓷器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艺术陶瓷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陶瓷材料,陶瓷工艺,陶瓷艺术,古陶瓷。代表作品:钧官窑花器。

1981年7月,神垕高中毕业;1982年,在禹县钧瓷一厂参加工作;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河北邯郸陶瓷工业学校进修;2006年至2007年任星航钧窑技术总监,2008年,在郑州大学艺术学院任陶瓷艺术总监;2011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培训项目“禹州陶瓷高级研修班”,2014年,创建禹州市钧官窑瓷器研究所,从事陶瓷工艺、设计、历代钧窑、钧官窑及近现代钧瓷艺术研究。2016年10月至12月,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参加钧瓷行业技术人才培训班结业。从20世纪80年代至2021年末,陆续完成了钧官窑及中国唐、宋、金、元、清历代钧釉的试制与研究工作。


40年的钧瓷生涯,探索、揭秘钧官窑是张义最高的专业成就之一。钧官窑瓷是钧瓷史上的一个顶峰,对官钧的研究和复仿制也是钧瓷人的梦想。出于对钧官瓷的执着与追求,他力求继承传统,其作品多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呈现极富宋代美感的表现语境,彰显淡雅脱俗的高贵气质,以传统理念为轴线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将人们带到古风浓郁而又现实的艺境之中。他认为:钧瓷的演变,从工艺角度来看,釉的组成是由低硅向高硅的过渡,也就是硅铝比值由低到高的过程。釉的结构是由析晶釉到分相釉的转变,釉色从豆青到天青的转化;铜元素的引入,从局部的运用到夸张的艺术表现,也就是从点缀装饰到夸张运用的过程。在钧窑釉色的整体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不同时期的四个文化类型,即原始青瓷和青瓷类型、早期钧瓷(单色窑变釉)类型、铜红釉钧瓷类型和现代多元化钧瓷类型。

2016年至2019年,他发力钧官窑瓷釉的研究工作,经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多次试错试验,弄清了“官钧用的是一种底釉和面釉的结合,通过烧成,底釉和面釉互熔,形成了一个新的复合釉。”采用综合的方法,把底釉和面釉分成两个系统四个单元,分别为天青底釉、铜红面釉、乳白面釉和底部饰釉进行研究,而底釉和面釉都属于SiO2—Al2O3—CaO—MgO系统,底釉确定为低钙质釉,而面釉确定为高钙质釉。天青底釉确定为实验的重要基础研究对象。试验发现:天青底釉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配方之一,它的细度大小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宽窄与多少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它的呈色与铜红面釉的厚度比是釉色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底釉与面釉的厚度比值越小,釉色向红色色调转化,反之,釉色向紫色色调转化。由于施釉工艺对施釉厚度的不确定性,使釉烧成后釉色千变万化。实验证实,如果把底、面釉直接混合,烧成后则没有宋钧官瓷的任何特征,只有使用双层釉的方式,才能出现宋钧官瓷的所有特征。


对比钧官窑瓷器传世器型与出土标本可以看出,钧官瓷主要采用里青外红的装饰手法,其釉面表现为以菟丝纹、蚯蚓走泥纹、汗斑纹、水锈纹及鹦鹉眼等纹路以及多种窑变色调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外观,通常器型内部釉面表现为一种在天青色背景上布满乳白色汗斑状的流纹,器型外部则是以红紫色调为主的状如菟丝的流纹,通过测试其主要成分是CaO•SiO2析晶和高温流动所致,这些特征有可能与唐花瓷蓝白斑和早期钧窑红斑釉在生产工艺和配方应用上应存在一些共同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在钧官瓷的标本上,一件里青外红的器物上至少有四种组成不同的釉才能满足其工艺需要,这些釉包括天青或天蓝色底釉、铜红面釉、汗斑面釉和底部饰釉,这对当时的生产条件而言,不管是在核心技术及工艺水平上都是相当先进的。

0000

蚯蚓走泥纹是钧官窑瓷器的主要外观特征之一。研究发现,天青底釉的细度与蚯蚓走泥纹关系;这种效果与外观与球磨的研磨效率和施釉厚度亦有直接关系。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因一般是由于工艺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制做蚯蚓走泥纹在工艺上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实验证实,把底釉的细度控制在万孔筛余余量在0.15—0.05wt%较为合适,通常情况下,相互接触的颗粒,不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在一起,必须有一定的推动力在起作用,釉的细度越大,其比表面积越大,因而有较高的表面能,因为任何系统都有向最低能量状态发展的趋势,因此,表面能的降低就成为釉颗粒紧密结合的推动力,釉的细度越大,这种推动力也越大,另外,釉颗粒之间由于水分的存在,所产生的毛细管引力也可使釉层中原料颗粒之间变得紧密,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使釉层干燥后,颗粒之间结合更为紧密,从而釉层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张应力。因而,细度较大的釉颗粒在坯体上干燥后,釉层易出现不规则的自然裂缝,再施面釉的时候,部分的裂缝将会被面釉填充。这样,烧成后会由于缝隙里边和周边釉层的成分差异,而形成艺术外观上的不同,最终形成了清晰自然的纹路——蚯蚓走泥纹。另一种情况是在烧成的前期阶段,釉层产生裂缝,达到一定温度时,熔融温度较低的面釉会首先进入裂缝,而最终形成蚯蚓走泥纹,然而釉在熔融状态下,由于釉熔体中质点的扩散迁移,会使釉的成分向均匀化状态转化;此时,如果保温时间过长或烧成温度过高,蚯蚓走泥纹将会变得模糊甚至消失。


2016年以后,张义致力于钧瓷历史、炉钧烧成研究。其理念就是基于对民间钧窑艺术和钧官窑文化、科技和艺术资源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一是对中国钧窑本体特征的理论性研究;二是对钧窑艺术的开发及生产力转化与应用的研究。将钧窑艺术与科技融入钧窑文化的重新界定与发展应用中,充分发挥钧官窑瓷器研究平台的作用,开展与民间钧窑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文化互动。同时,从审美文化的层面探讨钧窑和美学之间的结合点,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钧窑艺术在审美文化和应用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他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累累硕果:论文《唐代花瓷釉的实验和形成机理分析》在《中国陶瓷》2006第10期发表;《中国钧瓷釉的分相与析晶》-《硅酸盐通报》2008第3期;2009年2月,《解析汝瓷釉层冰片形成机理》入选《09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宋钧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硅酸盐通报》2012第6期;2013年10月,《钧官窑年代辨析与考证》入选《故宫博物院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年12月,编著的《中国炉钧艺术》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2016年9月,《钧官瓷复烧及工艺研究》入选《宋代五大名窑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9年11月,作品“荷塘月色”在“河南省艺术陶瓷作品展”获精品奖。2011年10月,作品“浩瀚星光”在“首届中国钧瓷传承与创新技艺大赛”获金奖。 2012年5月,作品“挂盘”在“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获金奖;8月,作品“仿宋海棠式花盆”被钧官窑址博物馆收藏。2013年11月,作品“官钧葵花花盆”在“第二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获银奖。2014年5月,复烧的钧官窑瓷器“鼓钉洗”作为礼品,赠送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2015年6月,复烧的钧官窑瓷器“海棠洗”在中韩青年论坛中赠送给韩国领导人;2016年9月,作品“摩尔牛”在 “首届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作品大赛”中获精品奖;2018年10月,作品“挂盘”在第22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陶瓷作品评比会中获金奖。


他在现代钧瓷领域中运用不同材料,将钧釉的色彩、质感及纹理结构有机融合到作品中,使作品色彩绚烂夺目、变化独特,给作品注入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使作品张扬着大气磅礴之势、散发着乐观向上的气质,加上钧釉的自然窑变,更使作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学者型钧艺传承人。


热点推荐

2024年度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中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关于对2024年度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中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根据全省职称工作......
2024-12-18

镇平县:人才优势赋能 玉文化产业发展

没有人才就没有产业的发展。9月20日,记者走进镇平县,便感受到玉雕人才对玉文化产......
2024-12-17
0.0719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