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查询
艺功堂知识赋能
首页 >艺功堂知识赋能 >跨界交流
媒体出版 非遗文创 行业资源 跨界交流 工美高校
河南日报:老田的柴瓷狂想 记《郑州柴窑》作者之一田培杰
发布时间:2024-01-16 10:06:49      来源:工艺中国      分享:
原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田培杰,现在的身份是郑州市柴瓷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担着这个民间身份的田老师,比退休前还要忙碌。  柴窑在郑州与否?是个历史谜团,北方几个城市各路人士均据理力争,言之凿凿地认定柴窑在自己的地域,却迄今没有官方答案

原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田培杰,现在的身份是郑州市柴瓷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担着这个民间身份的田老师,比退休前还要忙碌。

  柴窑在郑州与否?是个历史谜团,北方几个城市各路人士均据理力争,言之凿凿地认定柴窑在自己的地域,却迄今没有官方答案。民间人士却不辍论证考究,田培杰便是其中之一。

  【结缘柴瓷】

  

  田老师跟柴瓷的缘分始于他上高中时。

  1950年,在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原始青瓷残器和碎片,被考古界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青瓷,并被一致认定为是原始青瓷。1954年,省考古队在郑州市人民公园先后发掘了20多座商周时期的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原始青瓷碎片。1956年,郑州市组织中专学生、高中学生、民兵在人民公园挖青年湖,发现一件完整的原始青瓷尊,田培杰当时正就读郑州三高三年级,也参加了挖湖义务劳动,就此知道了柴瓷。

  同年,在郑州古商城城垣(现在的三角公园)发掘出土了大量原始青瓷碎片。“当时国家相关部门在北京开了个研讨会,定下‘中国二里岗原始青瓷文化’的提法,中国最早的瓷,确定在郑州”。

  时隔近半个世纪,郑州城市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东西大街扩建,正在郑大任教的老田听说工地上出了柴瓷标本,那根神经立刻被拨动,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柴窑寻根之旅。

  【考究柴瓷】

  

  “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此记载始见于明代王佐的《新增格古要论》,关于北地的考证,成为柴瓷论证的关键。

  出身中文系的田老师,拿出做学问的劲头,遍览搜寻得到的古籍,《古窑器考》、《景德镇陶录》、《陶雅》、《瓷录》、《瓷史》、《饮流斋说瓷》……但凡跟陶瓷有关的,跟窑口有关的,都在他的涉猎范围。柴瓷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建,五代史、柴世宗其人、古代郑州的城市历史,都成为他的研究课题。四库全书看了有三十本以上,志书看了50本以上,凡写瓷必写柴瓷,柴瓷在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瓷中位列第一,毫无争议,并且,柴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御窑,为皇家投资烧造。最终找出能证明柴窑在郑州的有50多本。

  除了到故纸堆中寻找考据,老田还做了大量的考古访古工作。下乡探访窑址,光密县柴窑村就去了好些趟,在古书中看到的地名、典故,又拿来向当地老农民请教验证,“一去都是一两天,人家蒸点红薯给我就算一顿饭”。年逾七旬的老田,说起柴瓷,双目炯炯,滔滔不绝。五龙庙、五龙口、二里岗、饮马池……这些或古或今的地名,在他的叙述中都生动鲜活,寥寥数语便活画出一幅幅历史画面。

  【书写柴瓷】

  

  民间人士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捡拾、收藏瓷片,而学者出身的老田,没有停留在器物考究与口舌之辩,而是把对柴瓷的研究提升到了系统记录的层面。2011年,他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合作的《郑州柴瓷》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完整考证柴瓷的专著。

  这本书详尽记录了柴瓷文化的产生、发展、延续、沉匿的脉络和过程,从历史变迁到人物交替,从区划演变到地址易名,从文献记载到民间传说,从墓志铭文到骚客诗赋,从属地矿物资源到陶瓷碎片元素,从古窑遗址到窑粘器具,从窑温差异到釉色特征,从胎骨密度到器型功能……都在为柴瓷在郑州的论断提供论据。

  老田乐与民间文物拾荒者为伍,以柴瓷爱好者自居,他说,虽然地下文物发掘与保护的权利归官方,但文物保护人人有责,民间人士的作用并不亚于官方机构。正是这份自觉的担当,让古稀之年的老田重寻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热点推荐

镇平县宝玉石协会会长刘晓强在2024镇平玉雕年度盛典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纳福启新程......
2025-01-15

这位90后高职女教师不简单,指导学生屡获技能大奖

临近冬至,寒潮来袭,北风呼啸着吹向大地。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校园里,已经怀孕八个......
2024-12-26
0.0751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