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文旅融合实质性复苏阶段的一年。在“十四五”规划中,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被列为河南省“十大战略”之一,文旅融合发展迎来重大发展机遇。1月24日下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主办的2023河南文化产业盛典在郑州举行。盛典以“新趋势 新作为 新价值”为主题,聚焦产业融合与创新升级,对变革时代下的文旅新作为展开探讨。
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马峰,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总经理李大伟,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主任晁真强,民进河南省委会二级巡视员、内部监督委员会委员王彩虹,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汤雁,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省政府资深参事、河南文化产业智库专家组长郑泰森,省人民政府参事肖建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巡视员郭书城,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朱建伟,省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河南竹桂园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建党,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广新等出席盛典。
本次盛典重磅发布了2023“诗与远方”河南文旅产业年度榜单,分为11个子榜单,内容涵盖年度热词、人气打卡地、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示范区(县)、文化产业赋能年度优秀案例、沉浸式文旅体验优秀案例、文旅推荐官、豫匠代表人物、年度文化礼品、文化品牌IP、文化+品牌营销事件、文化出海标志性产品等本年度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这份榜单盘点、梳理了过去一年内河南文旅产业的热点与创新成就,从年度热点中挖掘文旅深度融合之下,与时代并肩发展的年度亮点、产品、项目、人物,为河南省文旅产业描摹年度画像,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输送实践案例。盛典现场发布“诗与远方”河南文旅产业年度榜单,河南省玉石雕刻行业中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志戈入选“豫匠代表人物”,也是玉石行业唯一入选人物。其他“豫匠代表人物”有李应州、刘建军、王勇波、杨玉升、高水旺、王玲、李廷怀、王志戈、上官峰民和任鹤林。“豫匠代表人物”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匠人,他们用自己的技艺和智慧,创作出精美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为工匠从业者和文化产品创意创作者树立了榜样。“豫匠代表人物”王志戈概观
王志戈,1971年生,1995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雕塑与玉雕艺术创作与教学至今,痴迷传统文化,专注当代审美,在传统与现代、加法与减法之间探索一个平衡点,寻找一种可能性;代表作《伏虎》、《霓裳遗韵》、《有风吹来》、《纪事——1921夏•中国》、《尘封记忆》等。王志戈是一位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和当代审美意识的玉雕艺术家。他的作品凝重大气、浪漫旷古,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高雅的艺术审美特质,艺术上的成功探索和创新使得他在玉雕圈内与众不同。
王志戈装置作品《国铭·北朝记》
文化是玉雕艺术的灵魂所在王志戈是一位受过系统教育的玉雕艺术家,早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之后于镇平工艺美术学校从事专业美术教学工作。由于身处“中国玉雕之乡”,耳濡目染,使得他对于当地的玉文化兴趣颇浓,并不断研究总结。平素的研究和思考与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支撑相结合,形成了他对于玉文化的审识和理解——玉器从最初的石器过渡到后来的神玉、王玉、德玉等时代,原始功用和历史发展为玉器注入了文化属性,文化赋以璞玉以生命和灵魂,玉雕艺术将材质之美和文化之美融为一体,实现了玉雕更深层次的审美特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使得王志戈因热爱玉文化继而爱上琢玉的艺术。他遍访名师,虚心向国家级玉雕大师仵应汶、孟庆东等人求教,并跟随醒石工艺刘国皓大师学习玉雕技艺。多年完整系统的学习实践,根植于内心的文化基因开始滋养和反哺他的创作,他认为玉雕艺术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作品的基石,现代意识和当代审美是现代玉雕的特质,在创作中大胆借鉴传统绘画、雕塑艺术手法,赋予作品现实主义风格,《新丝路》《一带一路》便是融传统技艺与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将自己的创新创意与丰富的生活阅历与文化思考进行艺术升华,提炼出有思想性、有时代感的主题。王志戈说:“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积天地之精,人文之美。玉雕就是要将这种美表现出来,将这种质传达出去,使作品呈现出深厚文化内涵和当代艺术审美的新风貌。”
王志戈山水作品《空山》
思想使玉雕艺术走向深层次的美在王志戈看来,玉雕艺术真正从表象的美走向深层次的美,必须融入我们的灵魂,注入我们的思想,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2015年5月的“中国·南阳第十二届玉雕节”期间,他的作品《寒潭荷影》前,很多人驻足观看。精湛的技艺将玉本身的青色托底为幽静的水潭,曼妙纤美,意境清幽,极具文人气息。南阳师范学院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富建教授点评说:“欣赏这件作品的线条和形式,不能仅留在写实的层面上,而应看到作者的思想和人生感悟。荷影所映射的磊落人品,比温润的玉更可贵,这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坚守。”在王志戈看来,艺术创作是作者感情抒发的体现,艺术的表现力不仅仅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体会和感悟,吾境继而吾心,把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所感所知通过画面来唯美表达,而美的体现需要意境,通过形神兼备的创作,体现灵动之趣、小中见大、虚实结合的和谐之美。王志戈说,最大限度地表现材质的美和特点是玉雕创作的核心,原石在玉雕大师眼里,是通透的、鲜活的,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在雕琢的过程中寄意艺术,以艺载道,以物言志,完成心灵的远游,能引起观者深思并产生共鸣。每一块玉石经过大自然的冲刷呈现出各种各样独特的形态、质地、皮色等,这是玉料的第一次生命。在创作前,先要读懂原料,不够完美的地方如何需要通过工艺去弥补,让工艺成为弥补材料不足的一种手段,挖掘出玉石的独特美,采用最为适当的题材,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品,赋于玉料第二次生命。作品《赤霞珠》《彼岸》《境Ⅱ》便是作者思想与工艺完美结合的神来之笔。
王志戈作品《水声》,现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观念2015年初,王志戈成立了“国风文化”工作室,他带领团队开始了艺术实践之旅,将未来的方向确定为——创作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当代审美意味的作品。他的方向注定要走一条不同寻常却纯粹美好的艺术苦旅。遵循自己的创作方向,王志戈在传统题材的雕饰工艺技法上,融合吐故纳新,古为今用;在现代题材的雕饰上,西为中用、大胆尝试,并关注当代审美,逐渐形成了凝重、大气、简洁、浪漫的艺术风格。他认为,艺术创新,在于赋予玉雕艺术性,让其更具内涵,同时体现当代人的思想和观念,即继承了传统又不脱离现实生活,创新有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有形式层面的创新,但最高境界的创新还是观念上的创新。他称自己的团队成员为“助手”,而不是业内统称的“徒弟”,他可以长时间和助手们一起针对玉料反复讨论、研究和构思,不计成本的完成一件作品。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以高品位的艺术为创作标准。在他看来,玉雕工艺是艺术思想性及艺术创造性的延伸,玉雕创新不仅是工艺创新,也是艺术创新,即表现出理念创新、文化内涵、工艺精致且符合当代审美观;艺术和工艺原本是相通的,工艺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工艺基础扎实了,创作时才能随心所欲,才能在题材上转变、风格上转变、技艺上变化,完美的表现心中所思所想。驭风为马,梦回魏晋汉唐,王志戈正带领他的团队,匠心营造,决心重温先贤荣光,在探索实践中,继承传统,敬畏文化,怀揣专业梦想,在创新发展的路上精心雕琢思想与艺术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