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石猴雕刻工艺,指的就是以王忠义先生的石猴雕刻艺术和工艺文化为代表的方城石刻工艺流派。是近代以来方城石刻艺术最典型的代表。追溯方城石猴工艺的历史文化渊源,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王忠义石刻艺术的价值。
方城地处中原腹地,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七千年的文明历史。方城之名,源于楚之长城,有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封侯地博望故城,三国时火烧博望坡遗址,西汉张释之祠,东汉光武帝饮马的板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和炼真宫遗址,唐宋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宋襄汉漕渠遗址等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方城民间艺术的繁荣。清代以前,儒道家文化盛行,使得人们对祈祥纳福形式各异,其中就不乏有取谐音“时候”的石猴工艺的发展。石猴雕刻历史相传源于宋代,当时,时任昆阳(今河南叶县)县令黄庭坚(宋代诗人、书法家)到昆阳南数十里裕州(今河南方城)境内的黄石山上观赏风景,当地一绅士听说后接其到家中小坐,并磨砚请其赐字一幅,黄庭坚提笔蘸墨之际看到石砚,拿起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视为至宝,即兴写下“乃知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穿搜”的著名诗句。此后山下村庄更名为砚山铺,村中老少皆做起了砚台,即闻名遐迩的黄石砚。在砚山铺民间匠师大力发展“石砚”雕刻工艺的同时,由于黄山石石质材料的特殊性,从山上采下的石块有一大部分不适合雕刻砚台,被丢弃不用,工匠们闲暇之余随手刻制一些小动物,很快这些质地较软的石料在他们手中变成了耐人寻味可爱的小精灵。洽逢三月初三黄石山传统庙会,村民们便拿着这些小石刻在会上试卖,结果出人意料的销售一空,尤其是有与“时候”谐音的石猴更是抢手货,自此,石猴雕刻工艺流传至今。现有据可查的是从清朝光绪年间,以王忠义的曾祖父王建奎为代表,后传王忠义祖父王茂,王忠义父亲王恒恩,至今传到王忠义本人,系祖传。现年已有83年高龄的王忠义老人,自幼喜爱石刻艺术,潜心研究石刻工艺技巧,发扬光大了前辈的石雕工艺,其许多作品被收藏,被人们称为“美猴王”,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方城石猴石刻艺术工艺主要的原料是黄石山的石块。该山石料大体分三种类型,一种是质地细腻的黄石,是用来雕刻“黄石砚”的,另一种是质地松软的滑石,被开挖成矿运到滑石粉厂去了,最后一种也就是介于这两种石料之间的石料,是用来制作石猴的,又称花石。正是这种石料的特殊性,还使得它具有药用价值,干活的工匠和农民如果碰伤、划伤,可从石猴上(底部)少刮些白色石头粉末敷在伤处,可以止血、祛痛。近年来,由于黄石山被过度的开发和开挖,其制作石猴的石料已很稀有,我们希望石料的缺少不至于成为石猴雕刻工艺失传的一个充足理由,而且,希望通过对石猴雕刻工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这种优秀的民间工艺技艺在新的原材料和新的工艺领域发挥它的作用。
方城石猴雕刻工艺流程的基本内容。方城石猴主要分实用品、装饰品和陈设艺术品三类。所需工具也十分简单,有锤、凿、锯、钻、砍刀、刻刀、油漆、颜料等。它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看材料、初雕(白雕)、打磨、上油、涂色等。石猴的大小不等,主要根据石料的形状决定刻成什么样的石猴,其形态无需设计,没有图纸,也没有什么现成的花样可模仿,每一个作品都是雕刻者用“心”刻出来的,因此,经王忠义老人所刻石猴没有一个是重样的,这也正是王忠义老先生石猴雕刻工艺的独特魅力所在。雏形刻出后,就该上色,其颜料也是采用十分古老的方法。先把选好的槐籽炒干、碾碎加上少量白矾,用清水调成所需的浓度。把刻制好的石猴用清水淘洗后放在锅中蒸一定时间,使石猴加热到一定程度,这样石料更容易吸色,加热后的石猴拿出来后放在调好的染料碗中稍加滚动,捞出来晾干,这时的石猴通身都淡黄的底色。上完底色之后,匠人们再用调好的洋绿、洋红和墨汁等颜料在各部位上色。上完颜色之后,再罩上一层桐油,桐油是自己熬制的,用当地的桐油再加上一些无名籽熬制,这样熬出的桐油涂上之后更加牢固透明。最后一道工序是钻眼,所钻的眼主要是用来穿系红线。所用的钻具也较为原始,一根一尺多长的钻头两端都是尖的,一端插入地上,一端顶住所钻部位,再用一类似弓状木棍上拴上一根皮绳,用皮绳在钻头中上部缠绕一圈后左右拉动使钻头旋转,把所钻部位钻透。至此,一幅完整的石雕作品即告完成。由于石猴制作的原料比砚石质地松软,因此雕刻容易,随手而就,故而刀法熟练,高度概括,浑朴古拙,奇特粗犷,形态逼真,有单猴、双猴、猴背猴、母子猴、狮背猴、猪背猴等憨态可掬的作品,充分刻画出了猴子的精灵气质,大有呼之欲跳之感,或挂胸前、或佩腰间、或摆堂前以示祈祥纳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泥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