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森 -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我也要认证杨树森,男,汉族,河南省新乡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工艺品雕刻工一级技师。自2002年起从事玉石雕刻,先后师从周少东、苏芳团、张红哲,深得雕刻艺术真谛。2014年创办杨树森玉雕工作室,专注玉石设计与制作。
杨树森持有工艺品雕刻工一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曾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玉雕大赛中获奖,包括“天工奖”“陆子冈杯”“玉华奖”等。其作品《玉龙壁》《一鸣惊人》被南阳市博物馆收藏。2019年获评河南省玉雕艺术大师,2023年被评为海派玉雕大师。
在技艺传承方面,杨树森培养了多位杰出弟子,其中多人已成长为河南省玉雕大师及高级技师。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曾为彭雪枫纪念馆塑像,并多次参与慈善捐助。杨树森致力于玉雕艺术创新与传统技艺传承,以精湛技法和独特风格,为河南玉雕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杨树森玉雕工作室名为:杨树森玉雕工作室
杨树森玉雕工作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由河南省玉雕艺术大师杨树森于2014年创立,专注于和田玉、碧玉、阿拉善玛瑙等高端玉石的设计与雕刻。
工作室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作品涵盖人物、佛像、传统文化题材等多个领域,注重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代表作品如《菩萨乘》《地藏王》《寿星》等,多次在国内外玉雕赛事中荣获“天工奖”“陆子冈杯”“玉华奖”等重量级奖项。
杨树森玉雕工作室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基地,更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工作室已培养出胡选凯、赵建伟、宁凯中等多位河南省玉雕大师和高级技师,为河南玉雕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同时,工作室积极参与文化推广和公益活动,作品《玉龙壁》《一鸣惊人》被南阳市博物馆收藏,展现了玉雕艺术的非凡魅力。未来,杨树森玉雕工作室将继续致力于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玉雕文化贡献更多精品。
杨树森代表作品概览:
《菩萨乘》(和田碧玉) 这件作品以同一块碧玉原料雕刻佛教四大菩萨与两大护法,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理想人格与慈悲精神。作品造型端庄大气,法相庄严,将温润灵动的玉质与佛教艺术完美融合。其精湛技艺和深刻文化意蕴,使其成为杨树森玉雕艺术的重要代表。
《地藏王》(和田三色白玉) 采用罕见的三色和田玉雕刻而成,作品塑造了地藏菩萨手持宝珠与锡杖的经典形象。雕刻技法简练,整体气韵庄重沉静,表现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的精神境界。作品构图疏密有致,形色质完美契合地藏菩萨顶天立地、无我利他的形象,艺术性与宗教内涵并重。
《寿星》(碧玉猫眼) 这是一件采用碧玉冰底猫眼料创作的高浮雕作品,将传统寿星与寿桃元素结合,展现喜气祥和、福气满盈的意象。作品巧妙利用猫眼玉质的水润与色泽特质,雕琢细腻、构思独特。小体量作品展现大意境,充分体现了杨树森在材质运用与造型设计上的高超技艺。
《玉龙壁》(收藏于南阳市博物馆) 此作品以龙为主题,运用高浮雕与圆雕技法,展现腾云驾雾、威仪非凡的玉龙形象。作品线条流畅、气势磅礴,将中国传统龙文化的精神与玉雕艺术的精妙工艺完美结合,成为博物馆收藏的珍贵佳作。
《一鸣惊人》(收藏于南阳市博物馆) 作品通过精湛雕刻表现一只振翅高鸣的雄鸡形象,寓意奋发有为、志在高远。雕刻细节生动传神,羽毛层次清晰,整体造型充满力量感与动感。这件作品不仅展示了杨树森对题材寓意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其卓越的雕刻技艺。
杨树森的代表作品无论在选材、创意、技法还是文化表达上,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与独特风格,多次在“天工奖”“陆子冈杯”“玉华奖”等权威赛事中获奖,深受业内与收藏界赞誉。
杨树森的知识产权成果概览:
作品版权登记
《不动明王》(和田玉作品)
登记号:黔作字-2024-F-01022278
这件作品展示了杨树森在宗教题材上的深厚造诣,通过精湛雕刻技艺将不动明王的威严与慈悲表现得淋漓尽致。
《攀》(和田玉作品)
登记号:黔作登字-2024-F-01022284
此作品以独特的造型和寓意,展现出攀登与追求的精神,兼具艺术性与象征性,体现了杨树森对玉雕创新的探索。
发表论文与出版成果
《玉雕艺术中的钟馗文化探析》
刊载于《神州》期刊(2019年第35期),该论文深入研究了玉雕艺术与传统民俗文化的结合,展现杨树森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深度与独到见解。
《浅谈玉雕艺术形式与创作者的自我修养》
刊载于《宝玉石周刊》(2018年),文章探讨了玉雕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玉雕师在技艺与文化修养上的双重提升,体现了杨树森对行业发展的思考。
杨树森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玉雕作品的版权保护,也涵盖了理论研究与学术贡献。他将实践经验与文化研究相结合,为中国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