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马正在揣摩寿山石原石形态。
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文 陈暖/摄
近日,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举办的“何马雕刻艺术传承展”,因大受欢迎而延长展期。与此同时,中国寿山石馆设置专门展厅,准备展出何马的雕刻作品。
巴西雕塑博物馆前馆长彼德·席勒博士曾说:“何马有着很酷的想象力,喜欢挑战寿山石雕刻艺术中根深蒂固的标准。”
30年前,谁也没想到,因贫穷辍学的农家子弟何马,能够独辟蹊径,成为玉石雕刻行业的创新者。
不因家贫舍弃爱好
何马1972年出生于罗源县碧里乡澳里自然村,从小对绘画和雕刻感兴趣。父母无力提供学画的条件,他就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在牲口棚放一块木板就是书桌,烧黑的木棍当画笔,墙壁或石头当画纸,画完、冲洗、再画。父亲用过的木工凿子、磨得锋利的钢锯片,缠上竹片就是刻刀,田里晒得龟裂的土块,就是他的雕刻材料。
回忆童年时光,何马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总能碰到愿意帮助我的人。”他剪了生产队牛尾巴的毛,想做一把毛笔,被母亲责骂,生产队长就送他一把旧毛笔,那是他的第一支毛笔。小学时,他第一次分到图画本,一天就画完了,老师没有批评,还送他新本子。
初中时,何马的《猫蝶图》在县美术比赛中获三等奖。为了攒钱购买《书与画》《美术》等杂志,他每顿只能吃番薯、黄豆拌酱油,有时还要挨饿。
1988年,他考入福州第十九中学中等师范美术班,高一的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全班第一,高二下学期却因太过拮据而辍学。他随身携带速写本,用手绘和诗歌记录生活,这个习惯保持到现在,速写画册有40多本,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
创新雕刻大放异彩
为了生计,何马当过画师助理绘制壁画,也抄过经书。1991年,他在鼓山镇的寿山石雕作坊里当学徒。因为美术功底好,技艺上手快,他迅速在寿山石雕界崭露头角。
数年内,何马创作了大量寿山石雕作品,选材不拘一格,充满生活气息,却因题材不符合市场传统,难以售出。亲友们劝他随大流,他拒绝了,坚持作品创新。
1996年,他的作品《门》获得“福州市工艺美术创新一等奖”,并被选中参加“澳大利亚工艺艺术博览会”。许多香港、北京、台湾的收藏家主动来榕收购。
闯出了名声,何马却做出了出人意料之举。1997年,他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前身)进修,如饥似渴地学习,重塑对雕刻艺术的信念。
回榕后,何马在雕刻界大放异彩。作品《山雨欲来》把西方的装置艺术融入寿山石雕,使木架构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种木架构后来被称为“何马架”,至今仍有不少人借鉴。作品《翠鸟》获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把金奖颁给粗涩材质的作品。
何马把静物写生的素描方法融入石雕基础训练,研发出擅于表现肌理效果的玉石雕刻“素描法”,被业界大量应用。彼德·席勒还把何马呈现的简练有趣又具有社会批判性的作品风格,称为“何马风”,这种风格给玉石雕刻的创新带来了巨大影响。
回顾披荆斩棘的学艺之路,何马说:“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